AI赋能地理学教育变革:汤国安教授解析数智时代教学新范式
近期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应邀为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作《AI赋能地理学专业教学改革》专题报告。报告从国家战略高度切入,系统分析了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转型趋势。汤教授解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及华为盘古气象模型的科研价值与技术突破,通过DEM自动提取、水环境污染识别等案例,生动展示了AI技术在地貌分析、气候预测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针对当前GIS课程存在的"技术附庸化"风险,汤教授强调必须构建"守正创新"的双轨路径,既要夯实地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回归地理学本源,又要推动AI深度融合。
报告会后,汤国安教授与学院青年教师围绕基金项目申报展开座谈。座谈会上,汤教授通过剖析各种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成功申报案例,从选题凝练到创新点提炼进行实战解析。针对学院领导和年轻教师提出的科研团队组建、基金申请书撰写等问题,汤教授结合GIS学科特点给出具体建议,现场交流持续近两小时。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陈永林表示,此次交流为学院GIS专业建设提供了"技术赋能-基础夯实-生态重构"三位一体的清晰发展路径,为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教师座谈会结束后,学院领导、青年教师代表与汤国安教授一同前往兴国将军馆开展红色历史实地考察。汤教授不时与青年教师交流历史细节。考察途中汤教授特别强调:"这些用生命丈量山河的革命先辈,正是地理人'经天纬地'精神的最好诠释。"他建议将红色地理资源转化为教学案例,让青年学子在空间认知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技术应用中赓续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