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简况
肖小平:博士,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技能高层次”领军人才,赣州市 “苏区之光”人才,赣州市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赣南师范大学“赣江之星”,赣州市药物筛选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感染药物评价与管理分会委员,教育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专家。
二、研究方向
1. 环境适应与生殖周期节律重塑。 利用斑马鱼模型,探究睡眠剥夺、光污染等条件下生殖周期生物节律的改变,揭示其对胚胎发育、生长发育及亲代健康的影响与调控机制。
2. 污染物/药物-生物节律互作与疾病机制。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药物及新型/复合污染物暴露干扰生物节律的机制,阐明其介导健康损害(尤其疾病发生)的途径。
3. 昆虫节律行为与生物钟调控。 阐明黑水虻、蚊虫等昆虫依据季节/昼夜节律调控繁殖、生理、防御及免疫行为的分子机制。
三、主要教育、科研经历
2007.09-2011.06 暨南大学 理学博士
2012.05-2016.06 清华大学 博士后
2017.07-2021.09 清华大学 助理研究员
2021.10-至今 赣南师范大学 副教授、硕导
四、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5)。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D 调控蚊虫感染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2)。睡眠剥夺负调节PER导致谷氨酸稳态失衡引起早逝的机制研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含Sushi结构域蛋白HSCP-63阻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机制。
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肽聚糖识别蛋白通过Relish信号级联抵抗登革病毒感染的机制研究。
5.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2021)。睡眠剥夺条件下肠道富集ROS介导提前死亡的机制。
6. 国家卫健委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4)。长期人造夜间光暴露下调CLCA1表达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机制研究。
五、学术论文(按时间顺序)
1. Review: Progress towards research on the toxicology of pyrimethanil.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Toxicology & Pharmacology. 2024 May 21;283:109940. (通讯作者)
2. Progress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light on the transmission of vector-borne disease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4 Sep 15;283:116780. (共同第一作者)
3. Diabetes and COVID-19, a link revealed. Life Medicine. 2022 Jun 28;1(2):64-66. (第一作者)
4. A glucose-like metabolite deficient in diabetes inhibits cellular entry of SARS-CoV-2. Nature Metabolism. 2022 May;4(5):547-558. (共同第一作者)
5. TRIM22 inhibit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eplication by targeting JAK-STAT1/2 signaling.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1 Jun;93(6):3412-3419. (通讯作者)
6. A Mesh-Duox pathway regulates homeostasis in the insect gut. Nature Microbiology. 2017 Mar 1;2:17020. (第一作者)
7. Progress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Mosquito-Borne Virus Life Cycle. Trends In Parasitology. 2019 Dec;35(12):1009-1017. (共同第一作者)
8. A neuron-specific antiviral mechanism prevents lethal flaviviral infection of mosquitoes. PLoS Pathogens. 2015 Apr 27;11(4):e1004848. (第一作者)
9. Complement-related proteins control the flavivirus infection of Aedes aegypti by inducing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LoS Pathogens. 2014 Apr 10;10(4):e1004027. (第一作者)
六、专利(第一完成人,按时间顺序)
1. 一种防御素的制备工艺。
2. 噬菌体及其应用。
3. 天蚕素C蛋白和/或天蚕素C基因的应用以及抗病毒药物。
4. 双翅肽 B 蛋白和/或双翅肽 B基因的应用以及抗病毒药物。
5. 噬菌体及其应用。
6. 促进Per基因和/或Slc1a基因表达的产品在制备治疗睡眠剥夺的药物中的应用
7. CLCA1 作为血栓发生的干预靶点的应用。
8. 积雪草苷在制备治疗嘧霉胺中毒药物中的应用。
9. 维生素C在制备治疗1-酚中毒药物中的应用。
七、获奖(省部级)
1. 2020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 2022年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八、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师大南路1号,341000
联系电话:18620936282(微信),qq:120967842
电子邮箱:xiaoxiaoping100@163.com